公司简介
- 主要产品: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镍系、钴系、磷系和钠系新能源电池材料,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、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。镍系材料如NCM/NCA pCAM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,钴系材料如LCO pCAM用于消费电子,磷系材料如LFP pCAM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。
- 客户情况: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、三星SDI、LG化学等,合作时间最长达九年。公司与全球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均有合作。
- 主要亮点:公司是全球镍系和钴系pCAM的领导者,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0.3%和28.0%。公司拥有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,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成本优势。与竞争对手相比,公司在高镍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31.7%,并是全球首家实现超高镍pCAM量产的公司。
- 重要事件:2020年,公司启动垂直一体化战略;2022年,进军磷系材料领域;2023年,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员;2024年,MSCI ESG评级从BBB升至AA。
行业地位
- 整体市场规模:全球新能源电池市场的出货量从2020年的260.6 GWh增加到2024年的1,393.2 GWh,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到6,019.1 GWh,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7.6%。
- 公司市占率:在2024年,按收入计算,公司在全球新能源电池pCAM产品市场中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为21.8%。
- 公司市场份额情况:公司在2024年全球pCAM市场的销售额为人民币19.1十亿元,占市场份额的21.8%。
- 公司市场排名:在2024年,公司的pCAM市场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为20.3%。在全球前五大制造商中,公司排名第一,其他公司包括公司A、公司B、公司C和公司D。
- 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各项指标的对比:在2024年,全球pCAM市场中,公司以出货量计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为20.3%,领先于公司A(19.7%)、公司B(18.2%)、公司C(11.1%)和公司D(7.0%)。
财务指标
| 指标(人民币) | 2022年年报 | 2023年年报 | 2024年年报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主营业务收入(百万元) | 30343.74 | 34273.22 | 40222.89 |
|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(%) | - | 12.95 | 17.36 |
| 净利润(百万元) | 1548.64 | 1947.56 | 1467.22 |
| 净利润同比增长(%) | - | 25.76 | -24.66 |
| 研发费用支出(百万元) | 929.16 | 1055.69 | 1109.31 |
| 经调整后净利润(百万元) | - | - | - |
| 基本每股收益(元) | 1.8 | 2.09 | 1.58 |
|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(百万元) | |||
| 销售毛利率(%) | 11.14 | 13.35 | 12.04 |
| 销售净利率(%) | 5.07 | 6.13 | 4.44 |
-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02.23亿元。2024年,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40,222.9百万元,其中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为19,097.4百万元,占比47.5%;新能源金属产品收入为13,483.1百万元,占比33.5%。
- 2022-2024年,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11.14%、13.35%、12.04%,趋势平稳;销售净利率区间为 5.07%、6.13%、4.44%,趋势平稳。
- 参考信息:东方财富网-财务分析(直接打开会报错,复制超链接地址新开标签页打开)
融资历史和上市历程
- 公司 2014-09-15 成立于 贵州省铜仁市
- 本次上市,IPO融资35.44亿港元。2025-04-22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(申请)、2025-09-26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、2025-10-02通过港交所聆讯(10-31刊登聆讯后资料集PHIP)、2025-11-07刊发招股章程并启动公开招股(至11-12截止,期间路演)、2025-11-14公布配售结果并最终发售价34.00港元/股(11-13定价)、2025-11-14暗盘交易(灰市)、2025-11-17挂牌上市(主板,代码02579),保荐券商为摩根士丹利、华泰国际(联席保荐人)。